首页

梦悠然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4 05:37:22 作者:美国圣迭戈小型飞机坠毁 至少2死8伤 浏览量:70985

  央视网消息:今年一季度,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。工业经济运行平稳、货币政策支持、出入境人次增加……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,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基础。来看4月18日《新闻联播》。

  一季度中国经济平稳起步 良好开局

  开局经济运行怎么样?中国产能过剩了吗?近日,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详解经济热点,围绕宏观经济形势、投资情况、产能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回应。

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袁达介绍,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,实现了平稳起步、良好开局,“三驾马车”拉动更加协调,内需主动力作用持续显现,一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.5%;净出口拉动作用增强,外需贡献率从上季的-3.1%转为14.5%。

 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向好

  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,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1%,较2023年全年提高1.5个百分点。电子、化工、汽车等重点行业增长带动作用明显。前两个月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.2%,实现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连续增长。

  一季度,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.5%,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。“双千兆”网络部署稳步推进,累计建成5G基站364.7万个,5G用户普及率突破60%,千兆城市达到207个。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,形成了200余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标杆。

  货币政策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

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,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经济回升向好。

  降准0.5个百分点,释放了超过1万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,引导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低0.25个百分点,降低了企业、个人中长期融资成本。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,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支持。

  一季度,企业、个人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。3月末,金融机构高技术制造业贷款、普惠小微贷款、涉农贷款和民营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7.3%、20.3%、13.5%和10.7%,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。

  一季度全国超1.41亿人次出入境 来华外国人大幅增加

  记者4月18日从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,今年一季度全国超1.41亿人次出入境,来华外国人大幅增加。

  今年一季度,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超1.41亿人次,同比上升117.8%。其中,内地居民6954.1万人次、港澳台居民5911.5万人次、外籍人员1307.4万人次,同比分别上升114.9%、100.4%、305.2%。

  去年以来,中国恢复对新加坡、文莱入境免签政策,对德国、泰国、瑞士等13个国家实行入境免签政策,进一步便利了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及商务活动。

  第四届消博会落幕 规模创历史新高

  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4月18日落幕,本届消博会首创全岛办展模式,共举办了600多场全球消费创新系列活动,参展国家和品牌创历史新高。共有12个RCEP国家参展,占成员国总数量80%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企业参展踊跃,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。消博会期间,共举办了包括新品发布、采购对接等600多场全球消费创新系列活动,发布新品超1400件,较上届增长45%,全球好物供需对接活动达成92个合作意向。

  此外,来自法国、韩国、捷克等国家和地区的36家企业代表,还与消博会组委会举行了第五届消博会意向展商集中签约仪式,涉及食品保健、智能家居、国货精品等多个领域。 【编辑:胡寒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广东东莞开幕

桨板冲浪(SUP)又名直立单桨冲浪。近几年逐渐风靡全球,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水上运动之一。记者看到,宽阔的水面上,选手们尽情施展本领,一决高低,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水上竞技,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绝伦的比赛。

凯旋!“东方红3”科考船完成西北太平洋综合科考任务

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

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,本月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,合作区货物“一线”放开、“二线”管住的税收政策,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分线管理政策正式实施。

经济学家聚首广州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

淮安“走出去、请进来”,积极参与城市间、国际的美食文化交流。淮安市商务局副局长赵春丽认为,各“世界美食之都”强强联合,能够形成更大的影响力。与其各美其美,不如美美与共,希望增进与各“世界美食之都”城市的交流合作,推动中华饮食文化走向世界。(完)

(第20届东博会)柬埔寨首相洪玛奈:贸易不应被用作破坏全球经济安全的“武器”

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,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。任何改革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人,在于激活和发挥好人的动能。要营造激励文化创新的氛围和良好文化生态,健全高品质成果导向激励机制,让文化创新创造的蓬勃活力绵延绽放,激发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。紧紧依靠人民智慧,尊重人民文化自主性,发挥好群众首创精神。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,同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、结构合理、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